關於沛憶

學歷
清華大學社會學碩士
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理論組學士
景美女中
經歷
民主進步黨發言人
民主進步黨台灣民主學院主任
民主進步黨媒體創意中心副主任
民主進步黨文宣部副主任
小英教育基金會社會力發展中心專員
美國國務院國際領袖計劃台灣代表
太陽花學運幹部
野草莓學運發起人
台大景美成功校友會會長

我是吳沛憶,30歲時,決定參選萬華中正區市議員。

小時候,我是一個安靜的人,最不喜歡的事情就是出風頭,最喜歡的事情是靜靜聽大家說話。

可是,我慢慢體悟到,如果,你真的希望事情能改變,你一定要大聲說出來;如果,你真的希望事情能更好,你非得要站到第一線。

對我來說,參選民意代表,不是慾望、不是夢想,而是一種責任。

過去十年以來,我讀遍台灣的政治、經濟、族群、家庭、性別、教育研究;我參與大大小小的社會實踐,從野草莓學運、反國光石化、反媒體壟斷、守護苗栗大埔老屋運動到太陽花學運。我到高雄美濃農村訪調,我到彰化王功漁村住半年研究漁村觀光。

我曾到美國國會為台灣法案遊說,我參與創辦社團,到東京舉辦台灣日本學生交流;我曾受美國國務院邀請,代表台灣參與IVLP國際領袖團,訪美一個月。我受日本外交部邀請,訪日一週交流觀光與災後重建經驗。

19歲那年,我在大學志願表第一志願填上台大政治系,媽媽找來爸爸的朋友們和我懇談,所有大人都告訴我,政治很複雜,不是我們普通家庭能玩的。我告訴他們:我不懂政治,但我想要努力看看,為台灣作出貢獻。

我到今天,都還不敢說自己懂得政治遊戲。但我能非常有自信的的說,過去十年,每一天,我都在思考,如何能讓台灣更好,每一天,我都在準備,如何讓自己有能力,可以讓台灣更好。

11/24(六),請你給我一個機會,把手中的一票投給 5 號吳沛憶,我陪你 改變台北


參選政見

#公開透明 #負責到底 #年輕擔當

政治重新獲得人民信任,以身作則,我將:

  • 主動公佈競選經費來源、流向。
  • 每會期主動公佈議會出席、提案。

#街區經濟 #在地旅遊品牌 #在地信仰文化祭

街區商圈是全球新經濟趨勢,老城區更具在地發展條件,應全面盤整城中、古亭及北、中、南萬華的在地市場和商圈,導入新科技與新經營模式,重新活絡老街區,創造在地新經濟。

西區已經停滯太久,重振在地經濟,我將:

  • 爭取街區經濟發展,推動城中、古亭、公館,及北、中、南萬華在地市場和商圈再生。
  • 打造在地旅遊品牌。中正區定位為藝文觀光重鎮。萬華區推廣在地信仰文化祭,將西門町人潮導流中、南萬華,增加在地店家收益。

#社區據點 #居家醫療 #公幼托一條龍

萬華區人口老化指數143%,居全台北市最高,居家醫療是未來長照重點,應加速推動,並增加預算,增加醫療項目、放寬申請資格,減緩長照負擔。

萬華中正區老化指數全市前3高,照顧長者生活,我將:

  • 爭取社區長照據點,提供長者活動空間及健康照護活動。
  • 推動居家醫療,要求增加補助項目並放寬申請。

萬華中正區公立幼兒園僅19間、非營利幼兒園1間,公幼一位難求。應提高公幼托數量,活化國中小校園閒置教室,全面增設0至2歲托嬰、2歲專班、3至5歲幼兒班數。

減輕家長負擔,我將:

  • 爭取校校設公幼,活化國小閒置教室。
  • 全面增設0至2歲托嬰、2歲專班、3至5歲幼兒班數。

#防災建築再生 #公宅在地優先 #家是最好的避風港

萬華、中正區老舊房屋分別高居全市第2及第5,若發生7級地震,受損風險均高於5.5%。內政部去年頒布《危老屋重建條例》,30年以上危老建築,只要單棟所有人同意,可申請重建獎勵與補助,且可減免稅賦。

解決都更困境,我將:

  • 推動防災型都更,加速爭取30年以上危險老屋再生。

台北市公宅比佔總住宅不到1%,萬華中正區規劃中4公宅,總共僅902戶,不到總戶數千分之7。公宅社會成本由地方負擔,應回饋社區,提高在地優先入住比例至5成。

高房租是年輕人的痛,減輕居住負擔,我將:

  • 爭取公共住宅部分名額供在地居民優先申請。
  • 公宅一樓公共設施,必須回饋週邊社區使用。

#特色公園 #藝術河濱公園 #藝術河濱公園

萬華區河堤外腹地佔46%,應整治淤積區塊,加強水門行人穿越安全。導入互動式藝術設計,結合西門滑板族群,增設極限運動公園。打造萬華藝術河濱公園為台北新景點。

萬華、中正區的公園數量不足,品質更需提升,我將:

  • 爭取特色公園,給孩童好的成長環境。
  • 推動共融式公園,讓公園設施對長者及身障者友善安全。
  • 打造運動河濱公園,規劃新型運動設施,導入親水設計,提供更優質的運動環境。

每期關注一個街區,挖掘萬華、中正歷史人文

這幾個月,走遍大街小巷,公園、市場、路口、學校、巷弄,大理街、直興市場、東園街、西寧電子商場⋯⋯,每一個地方,靜靜存在十幾年的老店,象徵某個時代的聚集經濟。

有人說,這些已經過去了。但是這些店、這些人還存在,不只是台灣的記憶,也是台灣的現在。未來是由現在一點一滴累積,我們希望世代共好,就要讓老街區再生,成為現在進行式。

紀錄地方的觀察,規劃未來的藍圖,我們一刻也不想等。

吳沛憶,陪你,改變台北。